从罗德尔 ‧ 塔帕雅首次尝试以视觉方式转译菲律宾的神话和传说以来,他的作品中就出现了狗。人类最好的朋友被描绘成神圣代表的牧师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仲介。在《狗之日》中,一个被钢制漏斗项圈束缚的巨大的白色狗头出现在另一个野兽的毛茸茸的黑色身体上,显得格格不入。动物被鬼魂般的人形齿轮安抚的小插曲,是这幅作品中最生动的。它寓意着全球化下对外包劳工的剥削。使菲律宾持续发展的汇款经济导致了劳工、知识份子和专业管理阶层的出走。这种人才外流留下了一个政治真空,而在这个真空中,应该有一个临界品质来指导一个国家的政治对话。劳动力的榨取反映了自然资源的榨取,正如构图中心的蒙面人物手持树枝,野兽的脚在滚动一根木头所象徵的那样。在这些人物的右边,飞溅的白色颜料形成了一个模糊的鳄鱼骨架,鳄鱼以其长寿和在菲律宾民间传说中作为祖先转世的重要性而闻名。所有这些人物凝聚成一个死亡的面孔,表明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大多数菲律宾人所接受的世界性文化的外衣下潜藏着一种深层的周期性的残暴。
罗德尔 • 塔帕雅
1980 年生於菲律宾蒙塔尔班。罗德尔 ‧ 塔帕雅的作品核心源於他记忆和历史框架内不断融合的民间叙事和当代现实。利用各种媒体——从大型布面油画到探索玻璃下绘画、传统工艺品、立体模型和绘画,通过民间故事和对前殖民历史研究,他重新观察这个世界,创造出具有他特色的异想天开的蒙太奇。
罗德尔 ‧ 塔帕雅曾在诺基亚艺术奖中获得最高奖项,因此後赴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攻读素描和油画课程。2011 年,他获得了由新加坡艺术博物馆和新加坡 APB 基金会共同颁发的杰出艺术成就奖;2012 年获得菲律宾文化中心艺术家奖。他的作品得到众多国际美术馆及机构收藏,包括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澳洲国家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菲律宾 Bencab 博物馆、菲律宾雅典耀美术馆、菲律宾 Pinto 美术馆以及菲律宾中央银行等。
借展来源:当代唐人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