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澳門為窗構築宇宙心靈——評“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

文:李超(特約藝評人計劃)

“藝文薈澳”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整合本地各界資源主辦的國際藝術盛會。本次“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是由著名策展人邱志傑教授擔任總策展人,以“命運的統計學”為主題,借藝術中的精神創造與探尋,反觀科技發展帶來的期盼與憂慮,探討科學與多元信仰之間的碰撞與互動——神話、宗教與科學有着同樣的“算力之根”,它們其實都是人類趨吉避凶,謀求美好生活、探索生命本質的(經驗)大數據庫。

這場盛會凝聚了全球創作力量,集結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二百多名當代藝術家關切技術與藝術、信仰與科技關係的佳作,從七月底至十月底,隨着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本地策展計劃、高等院校藝術展、平行展八大板塊陸續展開,共三十一個展覽的陸續開幕,為澳門整座城市的空間部署一場藝術之旅。

神話濃縮着古代人類先人追求信仰與真理的“故事”,但它並不能完全滿足人類的求知欲,從神話、哲學到現代科學都在解答宇宙與人生的問題,是人類想像力的具體呈現。不論神秘主義的傳統如何不同,都在呼喚我們對生命本身的深度覺醒——如何從風雷裡聽到宇宙之聲,從山中溪澗看到上帝之靈的流動,以及如何把地球看成是自神話想像聖地結出的果實,信仰倘若完全被清掃乾淨,我們的想像力要如何得到滋養呢?

在本屆雙年展的作品中大量表現魑魅魍魎、神話民俗的作品,它們帶着原始的神秘與野性,在天馬行空的想像中或將藝術與科技結合為數碼影像作品,或將我們觀看的視角超越中西提升至宇宙寰宇之間,共同反思着當代技術新神話帶來的災難與困境,反照着我們的心靈,在宇宙與心靈神思之間架構通道,為我們提供了超越本位庸碌日常的新的觀察與時空升維的思考路徑。

 

一、構築宇宙心靈:靈魂從宇宙流溢而出

作為本屆澳門雙年展特別展覽,澳門美獅美高梅劇院舉行“超元.萬象:蕭勤的藝術”展覽。這位華人抽象藝術家,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光裡,用盡其全部的精力錄製的一段時長約6分鐘的錄音。這段飽含深情的聲音,配合着他一生的經歷、創作圖片與理想中的宇宙圖景,為現場的體驗者帶來身心的情動感召。展覽匯集了蕭勤60餘年的創作歷程,將其代表作品的集中展示,以科技的方式打造出藝術家精神意象中的無限宇宙,配合美高梅劇院全球最大室內超高清LED螢幕以及展覽場域中極多螢幕的共振與加冪,將螢幕中的時間空間化,“超元.萬象”這個展覽題目也對應了展覽中呈現的複雜時空交互體驗,增加了觀者身體遭遇影像時的情動能量,給予現場觀者更強烈的聲音、光影的動態感官美學震撼,感受到一種宇宙心靈的生成與具身包裹體驗。

早在1956年就留學西班牙的蕭勤對西方現代藝術萌生濃厚興趣,成為當代藝術家中的先驅者,他廣泛學習最具革命性的藝術語言,深受前衛藝術的潮流影響,在中西交融的生長、學習中摸索,化生出自己兼具有國際化與中國特色的藝術語言,這種獨具個性的語言打破了傳統藝術的墨守成規,他希望打破地域性,嘗試將兩種不同文化的精華結合起來,創造一種新的世界性乃至宇宙性的語言;20世紀60年代,隨着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首次踏進太空,美國“阿波羅”號升空登月,地球上掀起一股宇宙探秘之浪潮。當時年輕的蕭勤亦如孩童般對世界懷揣着鮮活的好奇及希冀,熱切地嚮往穿越太空秘境,一窺造物秘密的神奇。對西方藝術、哲學、宗教、神秘學、天體物理學的研究與領悟,成為他回應宇宙本質的重要支撐,正如其本人所言:“我是屬於玄學的、宗教的、神秘學等綜合傾向的,從小我就對自己的人生發生懷疑並時有做探討的需求。”

“超元·萬象:蕭勤的藝術”展覽現場,圖片提供:美獅美高梅

“超元·萬象:蕭勤的藝術”展覽現場,圖片提供:美獅美高梅

 

蕭勤認為能量無所不在,整個展覽空間成為借托藝術構築宇宙心靈的能量場域,他對能量的“炁”進行傳統文化的探索,與中國文化中老莊、禪學的了解、結合,對比西方繪畫中重物質的表現,他的着力點正是將精神能量脫俗出來,呈現由自然物象至宇宙大我的禪境體悟。這些對東方禪道本源與對生命、宇宙的深層思考,被藝術家轉化為創作母題,成為關於生命能量、人生哲學有一種視覺化的感官體驗,讓宇宙中不可思議的能量從不可見化為可見、可感。然而當我們透過表像進行思考,佛語有云:“渡人渡己,登岸棄舟”,蕭勤的藝術表現的根本思維也並非在於將禪道與能量進行視覺化,禪只是讓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內心,更自由地讓他的本性駕馭筆與色,藝術創作恰若渡人渡己之舟,若內在精神趨向圓滿之境,亦是可以放下“藝術之舟”,抵達般若與圓融的彼岸。在展覽中一個關鍵句是“生命是個圓”,蕭勤的作品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圓形、同心圓、球體等藝術符號,這些皆是藝術家感悟生命輪迴往復,宇宙星體乃至趨向圓融圓滿之境的重要表徵。

 

梁藍波,《冰‧火》

 

在表現宇宙物質與人類關係問題上還有本地藝術家梁藍波《冰·火》數位水墨生成影像裝置、印度藝術家羅希妮.德瓦舍(Rohini Devasher)的影像作品《300公里或太陽的表面路徑》、法國藝術家茱.巴爾塔札德(June Balthazard)和皮埃爾•保茨(Pierre Pauze)的影像裝置作品《品質/彌撒》等作品,這些作品顯然是從我們從未感知或者思考過的問題切入,將我們的身體帶入一種靜謐的觀察之中,利用影像對注意力的捕捉特性,引導我們從不同出發點思考與宇宙物質變化與我們自身的關係。

《冰.火》這件沉浸式影像將觀者包裹進冷暖色流的湧動與漸變之中,隱喻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的過程,警示全球氣候暖化將會給人類命運帶來災難,數位水墨生成影像裝置通過水墨潑灑和幾何抽象的語言,色彩隨着迷離的音樂,由冷轉暖,觀者在影像與鏡像共同交織反射的裝置空間中感受到冰與火的具身體感。

羅希妮.德瓦舍 (印度)《300公里或太陽的表面路徑》

《300公里或太陽的表面路徑》是羅希妮·德瓦舍在印度南端的科代卡納爾太陽天文台(簡稱KSO)參觀之後創作的,這個天文台於1904年開始,每日記錄太陽的圖像。因此,KSO 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擁有超過一百年太陽資料的天文台之一。這件作品是一件雙頻道的視頻裝置,對太陽劃過天空的觀察進行了強有力的視覺冥想。太陽的緩慢移動的軌跡被太陽光譜儀的金屬板上捕捉到。然而,太陽的運動實際上是一種錯覺,只是操縱科學設備的結果。藝術家在創作時思考着太陽的升與落,是何種力量在牽引?她認為太陽賦予萬物力量,賦予祖先力量,但人們常常不了解太陽的真面目,所以她邀請我們觀察人類和宇宙之間的關係,通過對太陽的全然靜謐的觀察體會,反復檢查我們對時間、空間和我們周圍世界的感知。在現場體驗這件作品,觀者會強烈地連結於先祖拜日式的太陽崇拜情結,比如埃及人是如何崇拜太陽神,對於前技術社會來說,太陽似乎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與能量產生的自然解釋。

法國藝術家瓊.巴爾塔扎德和皮埃爾.保茨的影像裝置作品《品質/彌撒》則呈現對人類認知宇宙中事物的局限性的思考,這件裝置分別用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蜜雪兒•麥耶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任基亞拉•馬里奧蒂關於“空間”的看法。對於天體物理學家麥耶來說,宇宙中除了實在的物質外空無一物;而對於粒子物理學家馬里奧蒂來說,“希格斯場”(Higgs field)遍佈宇宙。兩位學者的觀點的矛盾源自於現存的兩大物理學理論模型——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矛盾: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並行着兩套理論,它們能夠表達各自領域的運行規律,卻無法相融。藝術家的意圖很明顯,用物理學理論類比地緣政治;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兩套理論間的矛盾均佐證了人的認識的局限性,但是隨着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這兩者或許能夠在更高層次理論中得到統一。也就是說,目前各地區的地緣政治間的重重矛盾也許能夠在更符合全人類利益的“全球化”融合進程中找到出路。

 

二、多元信仰與神話想像

澳門是集結了道教、媽祖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種宗教信仰混雜交織的空間,這裡充斥着魔鬼與神話傳說,是最能包容各種文化與信仰的中轉站,亦是嶺南文化、閩南文化、南歐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的奇特混合,這些特徵在本次雙年展中不僅得到了濃縮式地呈現,也在澳門自帶的全球化語境和充分雜交的文化中得到了放大。

在神話學家坎貝爾眼中世界神話主題中的共通性,以指出人類心靈中那種欲將自己置身於一個深刻意義核心的永恆渴求。神話學是一張內在體驗的地圖,它由曾經遊歷過的人所描畫。對他而言,神話學是“宇宙之歌”,是“天籟”——即使不知曲調為何,依然隨之翩然起舞。不論是以一種高高在上嘲諷的心,聆聽印度河畔的巫醫對着可笑的偶像唱誦符咒,閱讀深具智慧的老子的《道德經》,咀嚼如阿奎那果核般堅硬的神學論調,還是突然間對愛斯基摩神仙故事的意義有些許體會,我們所聽的都是天籟的重複樂章。

柯艾.桑南,《喚雨》,影像裝置

柬埔寨的80後藝術家柯艾‧桑南的影像作品《通往神靈之路》的系列作品正是這樣一種“天籟”,本次他展示的錄影裝置作品《喚雨》中跳着原始求雨舞蹈的生靈似乎帶動着每位觀者的身體不由自主地律動,片中的頭戴草編動物頭像的人體隨着節奏扭動、搖擺,肢體中湧動着蓬勃生命之力,最終它們拯救了森林的大火,暴雨驟下潤澤萬物,天人之願交融合一。

郭鳳儀,《觀音1》, 316 x 68 cm

郭鳳儀,《⽼君》, 291 x 69.3 cm

郭鳳儀本身就是是一位頗具神幻色彩的藝術家,她是一位生活在中國農村的“通靈神婆”,其作品畫面重現了中國已經消失的本源文化,相傳她擁有能夠“接收”神訊資訊的能力並以此來作畫,這次展出的《老君》、《觀音》、《財神》等神祇形象亦是呈現出神秘與魔幻感,畫風繁密精緻,顯然藝術家已經超越了專業學院的訓練,從側面印證着中國民間藝術系統的博大精深。而台灣藝術家姚瑞中的神秘客系列,將神仙鬼怪的形象進行中西合璧,跨越古今的“混搭”,其鄒品配色絢麗詭異,像《人魚AI》這樣的作品將中西神話傳統中皆有的人魚傳說與當下科技AI結合,打破了神聖與神秘,反而呈現出當代科技新神話下的幽默與時尚,也顯示了一種科技與資本對於神話的解構與消費。

姚瑞中,《神秘客系列組畫》

朴贊景,《遲來的菩薩》 影像截圖

韓國導演兼藝術家朴贊景(Park Chan-kyong)借用黑白負片這種特殊的影像效果來創作《遲來的菩薩》,這件作品顛倒了我們正常感知,充滿着超現實主義敘事色彩,故事內核實則隱喻核洩漏的主題,並將此主題與佛教關聯,運用佛教傳統故事探討現代災難問題。在鬆散模糊的敘事中融合懸疑元素,故事中兩個女人分別穿越山區,觀眾不解她們一直在尋覓何物,帶着強烈的好奇與世界末日的壓抑感跟隨主人公的腳步進行着“探險”,最終她們共同舉行一場不同尋常的葬禮。佛教傳說中曾記錄:“釋迦摩尼臥着進入涅槃,為了姍姍來遲的弟子,釋迦摩尼把雙腳伸出棺外”,而《遲來的菩薩》這一片名正是來源於此。

在影片中無處不在的“創傷感”也是朴贊景着重表現的情緒氣氛,他將這些現實創傷與各種古老的圖像交織在一起,比如鏡頭經常在現實與幻想這兩種空間敘事中切換,大量出現菩薩斷臂、木魚、不死鳥、文殊、普賢菩薩、米芾的良石等一系列象徵,這些與他帶有科技厄運之下生化危機感的影像形成鮮明對比。朴贊景通過這種古老神話和新媒體之間的對比,或者說是過去和現在之間的混雜,使其本身具有一種神奇的價值,通過這種價值,過去創傷的受害者被招魂到現在的科學性中。

具內德塔.博尼奇Benedetta Bonichi (意大利)

利用特殊影像效果進行巧思妙想的藝術家還有意大利的具內德塔.博尼奇(Benedetta Bonichi ),對她來說,X光是揭露人體疾病、死亡等狀態最清晰的工具。在她的創作中既有着對人類必朽生命與虛榮、物欲的質疑與戲謔表現,又連接着古老的意大利繪畫傳統。這次的攝影裝置,她利用X光對人體進行“透視”,宴飲人物與道具餐桌的構置接續着“最後的晚餐”的古老主題,但與傳統聖經故事不同的是,不再有猶大的背叛與千鈞一髮的戲劇性時刻,取而代之的是對於頭頂王冠,身戴珠寶,及時行樂的人類在必朽生命與無常中,追求永恆之樂的暗喻;藝術家在特殊黑色剪影與大面積的白色畫布之間進行着陰影與光的遊戲,形成奇異又清晰的幾何美學效果。

 

三、本地藝術家創作與在地性思考

本屆雙年展新增本地藝術家邀請展,展覽位於主展場對面,集中呈現澳門本地藝術家特為本次雙年展定制創作的作品。筆者有幸走訪藝術家吳衛鳴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整理、收藏了海量與本地社會文化、發展相關的文獻,凝結着藝術家對當代社會的關切、思考與積極參與,猶如澳門社會的萬花筒,這亦可以使我們看到澳門當代藝術創作靈感的某些重要部分正是來自藝術家日常在地性思考。這次吳衛鳴為展覽特製作品《理性的生成》,在採訪中他談到:“人類現代性以工具理性為表徵,比如我們對時間進行思考,什麼是時間呢?時間真的存在嗎?難道是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嗎?這只不過是為了對人力進行管理、規訓。如果按照自然的規律,冬季日照時間短,我們就應該隨順太陽,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而不是以時間與他者為鞭,拼命自我剝削。”

《理性的生成》, 吳衛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在本次展出作品中他採用當代影像裝置形式,借托古希臘神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從宇宙之王宙斯腦袋中誕生的故事,形象比擬着理性生成的過程,反思人類自身因工具理性的過度發展而陷入困頓之境的成長與生存狀態。作品下半部分是醒目的原始巨木,重約350斤,取材於雲南怒江自然環境中,巨木歷經千年以來激浪水沖刷、碰撞,逐漸形成今日面貌,漂流巨木象徵命運的隨機性、不可預測性,因而顯得更為珍貴,選擇這件素材是因為其形象有如歷盡歲月的面孔(如宙斯的面孔),隱喻着先人原始精神面貌。藝術通過劈開巨木,插入現代設施(電子螢幕)比擬智慧女神從宙斯被劈開的頭腦中誕生的過程。

在作品的上半部分受三聯祭壇畫的形式影響由三片螢幕組成,用以呈現人類的成長過程,創作理念深受法國著名精神分析學者拉康關於人類主體生成的“三界理論”,分別對應想像界(鏡像階段)、象徵界與實在界。比如最左側是人類初始階段,動畫中人類肢體難以控制,跌跌撞撞於全然陌生的世界,意識混沌,無法辨認自我與他者。隨着成長,嬰兒在面對鏡像時,通過鏡子認知、確認與整合自我,他者亦是我們重要的“鏡像”,影片中手繪的素描人體從高空中墜落也暗喻成長過程中面對社會中的他者規訓(包括工具理性)而產生的衝突、創傷,這些影響了自我整合的過程。隨着人工智慧帶勤的科技成果高速發展,世界正作出徹底的改變。人與生俱來的內在天性、身心的直感,及與大自然事物的通感等,被工具化的理性數位技術所掩埋、肢解。人只好透遏冰冷的螢幕來重拾那早已碎片化的原生感知,與作品內容對應,影片的緩慢配樂是一首聖歌,意在反省人類自身罪孽、反省自己的生活,這件作品正是對於信仰與自我認知、科技與人性關係反思的視覺化呈現。

君士坦丁,《南灣》

澳門本地藝術家的創作經常與大航海、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無法分割,君士坦丁是港澳知名的俄裔藝術家,在他的畫作中將文學、豐富的歷史細節乃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頗為耐人尋味,曾以澳門代表身份參加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這次展出屏風畫作《南灣》與動畫版《南灣》,以古老的藝術形式與當下動態影像手段並置豐富着觀者的對於十六世紀及十七世紀澳門中西交流的商貿盛況的歷史想像。選擇金底螢幕形式深受日本“南蠻藝術”的影響,這樣的屏風在葡萄牙和日本都有(與16世紀葡萄牙人從澳門前往日本的歷史有關),實際上本身也是文化和商貿交流的象徵。除了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細節,藝術家在動態影像作品中呈現出更多的幻想與幽默——航海是巨大的冒險,面對命運的不確定,藝術家天馬行空將想像中的巨形海怪添加到看似真實的歷史畫之中,細節之中還有鯊魚吞噬正在捕魚的人類,將歷史畫作轉化為頗具魔幻色彩的舊日傳奇。

馬若龍,《命運的統計學》(局部圖片由藝術家馬若龍提供)

藝術家馬若龍展出了與本屆雙年展的標題相同,他最新創作的繪畫裝置作品《命運的統計學》,這是一幅黑白手繪畫,尺寸很大(5.03 x 3.16米),通過繁密細緻的線條描繪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神秘故事。作為建築師的他將旺盛的創作力灌注於畫面空間營造之中——以俯瞰角度對那些澳門鱗次櫛比的大街小巷,建築屋頂細緻勾畫,將層次豐富的現實空間與想像中的聖跡空間拼合,產生虛實相生的異質空間,聖安多尼、哪吒和其他角色出現在這座錯綜複雜的澳門城中,這座古老城市擁有多元文化背景和不同年代的歷史,畫面中有突然開始翻筋斗的哪吒,他“顯聖”於人前,翻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高,直到消失在天空中;還描繪了河中聆聽聖安東尼佈道的大魚與魚仔,這個奇跡被稱為“聖安多尼對魚講道”。當代生活中的奇跡為何越發稀少?馬若龍認為奇跡與幸運相關,自明朝以來,澳門就是人類、事實與物件的實驗室,所以他以一種魔幻現實敘事手法思考著澳門這座城市中的生活、文化與運氣、奇跡的關係。

本地策展計畫《命運颱風》

澳門是一個與運氣緊密相關的“賭城”,當地藝術家對於命運的起伏與不確定性、人生無常的體悟尤為深刻,對人生百態進行記錄與創作的衝動構成他們共同的話題與交集點。自2020年初開始,君士坦丁、吳衛鳴、陳顯耀、鄒志全等四位好朋友定期以“飲茶”的形式作聚會,警惕性地對當今世界的藝術生存環境及社會情境作出討論,基於這些“碰撞”,本次雙年展他們共同發起“命運颱風”本地策展計劃。在他們看來,颱風是具不確定性、難以把控的自然現象,隨着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生態環境及國際環境的急劇變化,現實中的情景亦似颱風一樣,對人類的生活、習慣及對生命的理解形成巨大衝擊。其中包含他們共同創作的行為攝影《代言人系列》,由君士坦丁、吳衛鳴、陳顯耀、鄒志全四位藝術家拿着各類頂奢名牌扮演着歐洲貴族肖像中的人物,用一種戲謔手法反諷商品社會中的“尊貴”,這些名牌作為上流社會的象徵符號不僅物化着都市生活中活着的人,更是在中元節等節日作為祭祀貢品繼續“物化”着另一個時空,藝術家作為社會觀察者跳出既定框架來反思大眾對於生命的理解,他們想借作品表明這一切都只不過是虛假景觀,一場裝模作樣的戲仿。

在本次雙年展極為豐富的作品當中可以深切感受到科技是人類在各類神話、信仰不能滿足其生活中慾望之時,對於世界的一種新的掌控與嘗試,亦是現代啟蒙之光的祛魅,但現代化的惡劣發展、商品社會的膚淺功利,又讓人重歸於內心精神與宇宙天地之間的終極思考,借助藝術,我們以澳門作為窺見多元文化與信仰的視窗,重新思索人與科技、信仰之間的關係,雖然沒有現成又確切的答案,但在過程之中這些思考與體驗本身將融入觀者思想的星叢,一顆超越日常的宇宙心靈亦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