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命運統計學的42種相信和懷疑

文:宋振(特約藝評人計劃)

當我們在澳門這座城市談論命運時,我們會談論什麼?

公元1553年以來澳門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滄桑巨變?或者澳門本地華人、土生葡人、外地人和外國人在澳門的生活經歷?又或者博彩業如何改變個人和澳門的命運?

今天的澳門匯聚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面對命運的考驗,人們會聽到不同的命運觀念:在中國民間古訓中,常說“命由天定,運由己生”。古希臘哲學家芝諾則認為“命運是一條無盡的因果鏈條,萬事萬物皆因此而賴以生存,世界發展也遵循這一準則與因果關係”。從宗教角度來看,佛教提出“因果通三世”。道教則強調“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天主教和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萬物,決定命運。伊斯蘭教強調真主的誡命,而民間媽祖信仰將媽祖視為庇佑之神,幫助信眾渡過困難,改變命運。然而,現今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揭示出傳統信仰與現代科學的共性,引發人們思考個人與城市、國家、時代糾纏交織的共同命運。

因此,在澳門這個全球文化的交匯地,探討命運猶如開啟一場不斷解謎的旅程:上屆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正值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全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總策展人邱志杰提出切中要害的主題“全球化的進與退”。今年,“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在全球發展波詭雲譎的時局中再度啟航。邱志杰以“命運的統計學”為題,通過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本地藝術家邀請展等八大板塊,總計三十一個遍佈各區的展覽,呈現一場規模宏大的藝術之旅。在此過程中,藝術作品和事件引發對信仰和科學的思考,提升觀眾的感受力和共情力,從而引出“命運的統計學”這個全新的視角,並以此引領觀眾探索信仰與科學的關係。

從命運統計學的角度審視人生和藝術,我們需要關注主場展中的118件(套)代表性作品,它們被“命運劇場”、“靈魂從宇宙流溢而出”、“人間鬼神怪”、“科技靈知”和“預言者”幾大板塊所解讀、歸納,並從閱歷、算力和想像力的角度展示出42位藝術家對於命運統計學的相信和懷疑。

命運劇場的悲歡離合
澳門本地藝術家君士坦丁的繪畫作品《葡京巴別塔》,通過澳門地標建築葡京娛樂場和巴別塔的結構,既帶領觀眾回溯澳門蛻變為“東方拉斯維加斯”的歷史,也展示人間劇場的失敗和幸運。國際知名建築師、藝術家馬若龍直至展覽開幕還在筆耕不輟地進行創作,他以一組不斷增長的繪畫裝置《奇跡的統計學》,講述了澳門的聖安多尼神跡和當代生活的變遷,在他創作的組畫中,祭壇佈滿遊客,聖人現身俯瞰眾生,天使以滑板炫技,惡龍在雲間狂歡,他以不斷湧現的想像奇觀探索奇跡的統計數據。

君士坦丁,《葡京巴別塔》

澳門本地藝術家張可擁有其獨到的創作視角,她通過作品《蜉蝣號白鴿票》《龍戶蛇種》《大辮子的故事》將自己置身於舊時珠江水上“疍家女”的生活現場,演繹真實和虛構的歷史腳本,並以批判的視角重新審視歐洲殖民者對東方女性的想像。

張可,《蜉蝣號白鴿票》《龍戶蛇種》《大辮子的故事》

靈魂從宇宙流溢而出,沒有歸途
美國藝術家亞歷山德羅.基岡的作品《超現實時間隧道》《太空就是那個地方》《著陸之前》均基於作者迷幻的經驗,他通過繪畫思考物質與非物質、抽象與具象、身體與靈魂等問題。葡萄牙藝術家卡塔麗娜.米爾-霍曼斯以展廳中牆面上懸浮的大塊玻璃構造裝置作品《我們也是幽靈》,她在展廳中製造出空間的危機,迫使觀眾在大玻璃的疊影中思考肉身與靈魂的關係。影像裝置《品質/彌撒》是法國藝術家茱‧巴塔札德和皮埃爾‧鮑澤虛構的一個混合著現實和科幻情節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實驗室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宇宙中存在一種原始的物質“乙太(Æther)”,而觀眾的目光會被影像的內容指引去搜尋這個無所不在的“神秘的主角”。墨西哥藝術家加百列‧里科總是依據數學模型或科學實證,如宇宙微波背景(CMB)的深空衛星圖像照片、阿庫別瑞度規、代數方程式進行創作,有趣的是,他以日常物品代入方程式或宇宙模型,並以有形和隱喻的方式讓自己跳脫出的這個刻板的世界。

亞歷山德羅.基岡,《超現實時間隧道》

卡塔麗娜.米爾-霍曼斯,《我們也是幽靈》

茱‧巴塔札德、皮埃爾‧鮑澤,《品質/彌撒》

加百列‧里科,《複合細小的差異 [CMB IV] 》

人間鬼怪神的顯靈與隱身

藝術家郭鳳儀以墨線和氣功勾勒出的繪畫《財神》《老君》《觀音》等,這些作品與中國古老的宇宙觀、人體穴位圖、神話和占卜等息息相關,其中筆墨的走向和重疊自始至終都在勾勒人類命運,令人驚歎。王川的光柵燈箱作品《開明獸》《狡》《神英招》等在展廳中極容易吸引觀眾駐足圍觀,據藝術家自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顯靈的山海異獸,均已在其作品中解除了封印,它們在引領觀眾訪古問今瞭解另一個虛空幻境的世界”。張革展的繪畫作品《空境》則從無邊無際的視角描繪出混沌世界的瞬息畫面。印尼著名的當代藝術家赫利.多諾本次展出了多件作品,其中由25件機械發聲裝置組成的《脈輪部隊》,在現場製造出神秘的互動效果,這件作品似乎在暗示迷失在未知時間和方向中的人類需要繼續前行和探索,而此刻這支脈輪部隊正肩負著這樣的使命。

郭鳳儀,《財神》

王川,《狡》

張革展,《空境》

赫利.多諾,《脈輪部隊》

來自柬埔寨的藝術家柯艾.桑南非常擅長跨界創作,他的作品《喚雨》源自梵文史詩《羅摩衍那》的柬埔寨版本。在他的故事中,猴子Kiri 因森林被砍伐而失去家園,故向“本頭公”求助,尋求指引……影片中的表演者穿戴不同的面具,他們變換角色以儀式性的行為喚雨。而在日常生活中桑南也會把《喚雨》轉換成另一個淒美的故事,講給自己的女兒聽,這足以顯示出他對作品的喜愛和信仰。

柯艾.桑南,《喚雨》影像截圖

科技靈知者的感知能力
日本藝術家市原悅子一直從獨特視角創作解讀日本節俗和信仰的作品,並提出基於科技的新儀式和民俗。本次展出的裝置《數字巫師》通過3D列印技術和動態系統,為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哀悼方式。另一件裝置《神緣傳送門》則是通過未來主義的儀式和裝置將無形的緣分重新編輯進道後鎮的街頭,促成了道後地區浪漫的神緣。藝術家黃淞浩長期關注當代技術對藝術生產的影響,他的裝置《氣功、鴿子與控制論》通過調動觀眾模擬鳥類飛翔的遊戲體驗,探討氣功、鴿子與控制論的關係。

市原悅子,《數字巫師》

黃淞浩,《氣功、鴿子與控制論》

《AGI多面》系列面具通過生成對抗網路 (GANs) 創造而來。這套作品是由法國藝術小組Obvious與迦納藝術家合作完成的。與這個小組此前創作的代表作品《艾德蒙.德.貝拉米肖像》不同,這次Obvious似乎在創造人工智慧時代的神靈。新媒體藝術家李啟菁通過作品《一聲歎息》向觀眾拋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她試圖與觀眾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邊界和共情問題,同時在這個追求效率和成功的時代她也非常機智地為人工智慧設定了一個看似毫無意義的任務。

法國藝術小組Obvious,《AGI多面》系列面具

李啟菁,《一聲歎息》

預言者的預言
《洋蔥占卜》最初是藝術家王浩然與肖恩 ‧ 阿斯佩葛籣的合作展覽,其名稱源自歐洲古代的占卜儀式。在藝術家看來洋蔥的天然結構如同聲動學中音波震動引發的圖形,洋蔥多層的球形結構象徵著永恆,整件作品通過聲波指向宇宙的深層秘密。中國臺灣藝術家陳瀅如的錄影作品《超星鑒定 III:熵:25800》延續了其2016年開啟的“超星鑒定”系列敘事,她擅長利用傳統的占星術、神聖幾何等符號,疊合人類所引發的戰爭、災難、疫病、貧困、生態破壞等歷史影像,從全宇宙的視角反思人類的文明與未來。而控夢者潘然以自己的夢境創作出《波德賴爾之花》《撫彌星》等作品,則是她未來夢境的預言。

王浩然、肖恩 ‧ 阿斯佩葛籣,《洋蔥占卜》影像截圖

陳瀅如,《超星鑒定 III:熵:25800》影像截圖

潘然 ,《撫彌星》

藝術家郭城的裝置《抽象神諭生成器》是一個基於物理亂數產生器的讖語機。每個參與者可通過敲擊銅磬啟動裝置,此後蓋格穆勒管開始工作,並由系統將生成的真實亂數轉化為字母呈現在螢幕上,以回答參與者內心的疑問。在展覽現場,筆者曾向“神諭生成器”發問,下一屆澳門雙年展的主題是什麼?最終得到的答案是“NSF” 。郭城的這件作品或許會被認作是傳統占卜儀式的現代科技複刻,但實際上它以偽隨機演算法生成的結果和純粹的現代儀式,重新拷問每一位參與者的理性與信仰。

郭城,《抽象神諭生成器》

透過該展覽,我們隱隱感知到一條由心靈、宇宙、萬物和神靈的意象編織而成的線索,它使我們穿透資料與命運的糾纏,理解命運是個人與世界的連結,同時使我們得以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人生,仰望宇宙。
如果我們能夠跳出自己最熟悉的人生介面,切換到陌生的世界,那將是一場特殊的生命旅行,可以讓我們從平行世界的角度更真切地認識自己,重建命運,奔向星際。正如詩人賈拉爾.阿德丁.魯米在《讓我們來談談我們的靈魂》中所言:“讓我們保持安靜,跟隨內心的指引。神秘的命運知曉每一粒塵埃的一生,讓我們講述我們的故事,如一粒微塵。”
 

宋振
寫於天目里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