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統計學”——一場澳門自然生發的展覽

文:李曉彤(特約藝評人計劃)

一、澳門獨特的文化特徵及當代藝術發展
2023年7月28日,“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在澳門藝術博物館開幕,本屆雙年展由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邱志傑擔任總策展人,以“命運的統計學”作為雙年展主題,旨在探討“科學研究”與“信仰活動”之間的關聯。展覽除主展場設於澳門藝術博物館,並設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本地策展計劃、高等院校藝術展和平行展共八大板塊,遍佈澳門城市的各個角落,以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展示藝術的多樣性。

澳門北臨珠海,東望香港,西與廣東灣仔僅隔濠江水道,南面則是廣闊南海,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澳門與香港、廣州三足鼎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澳門作為中國面積最小的一級行政單位,有着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發展過程。葡萄牙人在西元1557年開始租居澳門,在明政府管轄下積極展開東西方貿易,這使得澳門從一個小漁村迅速發展為一個繁榮的貿易口岸。

18至20世紀初期,許多西方畫家經澳門進入中國內陸,如喬治.錢納利、奧古士丁.博爾傑、湯瑪斯.屈臣、馬西安諾.安東尼奧、路易士.迪美等,影響了此時期的外銷畫和中國畫家。這一時期的美術作品常見使用素描、水彩、油畫,描繪珠三角地區的風光市井,成為外國人了解東方的重要媒介,亦影響澳門近代美術家,澳門藝術開放多元的文化特徵由此奠基。1993年,澳門文化部門舉辦了首屆“澳門藝術雙年展”1,展覽不僅包含繪畫藝術,也囊括了裝置、攝影、裝幀等藝術形式,在澳門本地展出後亦送往葡萄牙和日本等國家展出。展覽共舉辦了四屆,是澳門現當代美術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展覽,展示出澳門藝術發展的多元化及創新性。澳門正式回歸祖國後,港澳個人遊政策實施,澳門的經濟迎來了新一輪大繁榮。四百年歷史中不斷與西方文化交融的澳門,與國際現當代藝術的交流更加頻繁,吸引着國際藝術家和文化機構的關注和合作。

澳門成為今天的澳門,與大航海和早期全球化的進程密不可分,在2020年疫情肆虐的時期,“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的主題為“全球化的進與退”彷彿是一種必然。2023的今天,疫情的陰霾漸漸散去,世界面對的問題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全球化逆流導致的經濟衰退依然在拷問着人類的命運應該何去何從,“命運的統計學”這一主題彷彿自然生發,成為了“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的主題。

 

二、“命運的統計學”
葡萄牙人最初將澳門稱為“Macau”,“Macau”之由來一說是因為當時澳門人口中的媽祖廟讀作“媽閣”,媽祖閣在當地有着保佑出海安全的傳說,不同的歷史資料中都記錄着關於媽祖——一位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的神話故事。澳門的名字一則來自於中國民間對媽祖的信仰,二則來自於大航海時代科技的進步。葡澳政府曾以天主教為澳門官方宗教,澳門的行政區域的命名源於天主教中“堂區”的劃分,每個堂區都以該區域著名的教堂為名。如果說“命運的統計學”是本屆雙年展自然生發的主題,那麼同時也是澳門這座城市自然孕育的主題。

“命運的統計學”這一主題試着通過科技發現信仰的力量,透視信仰看出科技的痕跡。科學的進步常常引領人們對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也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渴望,正如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讓我們更接近創造出類人智慧的機器,也因此產生對傳統信仰的思考和質疑;另一方面,在科技的洪流中,統計學的應用似乎能夠準確地計算和預測世界的種種現象,精巧的演算法和海量的資料讓我們仿佛能夠洞悉一切,但也帶來冷漠和虛無感,在面對無盡的資料和資訊時,感到迷茫和失落,需要從信仰中重新找到心靈與精神的力量。

主展場中茱.巴塔札德(June Balthazard)和皮埃爾.鮑澤(Pierre Pauze)的作品《品質/彌撒》(Mass)將科學與信仰間曖昧不明的關係闡釋的富有詩意。作品採用多種藝術形式(裝置、錄影等),運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現手段,圍繞着一個神秘的物質——“乙太”展開作品敘事。在作品影像中,三位元主角(一位隱士、藝術品經銷商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都認為世界充滿了一種看不見的振動物質(乙太),它是一種原始物質,滲透並統一一切,將人與自然聯繫在一起。作品的視頻與裝置相輔相成,通過看似碎片化的敘事方式,將藝術家所闡釋的神秘物質賦予觀眾實感,同時保持超現實的觀感。通過對空間的重塑,作品引導觀眾思考人與自然、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同時鼓勵觀眾參與和互動,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體驗物質、空間和時間的變化,引發對生命、自然和信仰的思考。

茱.巴塔札德、皮埃爾.鮑澤,《品質/彌撒》

“……曲折迂迴,令人困惑。她的畫面是一個個謎語,是玄思冥想的工具,自成系統,卻是我們的智性不可企及之處。”2郭鳳怡的作品在展覽中顯然則更偏重於信仰的層面。通過對生命哲學的深入體悟,她用個人化和符號化的藝術語言,在繪畫中融合了高度系統化的圖像和神秘氣質。《財神》《老君》和《觀音1》是郭鳳怡的代表作品之一,這些作品的主題涵蓋了中國古代宇宙觀、神話傳說、中國傳統醫藥學和占卜等,充滿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神秘感。從科技的角度出發,李啟菁的作品《一聲歎息》(A Sigh)結合人工智慧、機床和熱敏紙等媒介,提醒我們審視科技對我們的影響。藝術家使用近十年收集的日記內容訓練人工智慧模型,再由AI機器人生成日記內容,用“熱”書寫在熱敏紙上。這種模擬人類思維和情感的努力,拷問着人工智慧是否能夠擁有靈性與意識。信仰強調人類的存在超越物質世界,而數字世界的記憶往往受到人為操控和刪減。這引發了對信仰中靈性是否超越物質性的思考,提醒觀者對數字世界保持懷疑,審視科技對人類的影響,思考人與技術之間的關係。

郭鳳怡,《老君》

郭鳳怡,《觀音1》

李啟菁,《一聲歎息》

赫利.多諾(Heri Dono)1960年出生於雅加達,是國際上最知名的印尼當代藝術家之一。這本屆澳門雙年展中,多諾帶來了作品《電池架超人-超人》(PEMBAWA BATERAI SUPERHERO – SUPERHERO)和《脈輪部隊》(The Troops of Cakra),將多元化的當代文化元素與印尼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多諾用幽默的藝術語言將哲學、佛教、印度教、民間故事和社會現狀融合在一起,幽默的表達方式背後隱藏着他對軍事干預、政治腐敗、環境破壞等社會政治問題的反思和批判,充滿了象徵性和隱喻,引導觀眾思考科技發展和人類存在的哲學性思考,將科學和信仰這兩個看似不同的領域相結合,通過藝術的表達方式來探索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影響。

赫利多諾,《電池架超人-超人》

赫利多諾,《脈輪部隊》

展覽中還展出了一系列多樣化的作品,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和媒介展示了藝術家對於命運和人類存在的獨特思考和表達方式。作品《AGI 的多面︰ Uchambuzi(分析)》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創造出獨特的非洲面具,用演算法傳達非洲的歷史、靈性、秘密、儀式和信仰,為理解人工智慧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羅希妮·德瓦舍(Rohini Devasher)的作品《300公里或太陽的表面路徑》(300 Kilometers or the Apparent Path of the Sun)中太陽的運動被分光日光儀的金屬板捕捉到,構造了一種強大的視覺冥想,提醒觀者人類與宇宙之間的關係。卡塔麗娜.米爾-霍曼斯(Catarina Mil-Homens)的作品《我們也是幽靈》(We Are Also The Ghosts)使玻璃克服重力,為觀眾提供了輕盈的觀感,沉重的玻璃產生了幽靈的矛盾特徵。通過這些作品,觀眾可以思考人類與宇宙、科學與信仰之間的關係,並對於社會和個體的命運有所思考。
展覽在“命運的統計學”這一澳門、時代語境下自然生發的主題中,深入探討了“科學研究”與“信仰活動”之間的關聯,賦予了澳門藝術雙年展深刻的內涵和意義,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體驗。“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的成功舉辦推動了澳門藝術的發展,也提升了澳門在國際藝術舞台上的聲譽和地位,通過與國際藝術界的交流與合作,為澳門藝術家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澳門藝術雙年展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澳門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藝術家和觀眾之間搭建了橋樑,推動了澳門藝術的創新與發展,為澳門的文化多樣性和國際化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註:

  1. 吳方洲 陳炳輝,《19世紀以來澳門美術歷程》,《美術》,2009,第九十八頁。
  2. 高士明,《異相與真相——不可閱讀的郭鳳怡》,《誰是郭鳳怡》,2005,第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