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新美安社区共创与互助计划
何志森 (澳大利亚)
工作坊、综合材料、社区艺术
尺寸可变
2025

计划以“共创”与“互助”为主题,通过Mapping工作坊以及持续的在地艺术行动来唤醒新美安社区居民日益消逝的集体性和

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思考新美安社区的居民之间如何更好地融和与合作,旨在建构和活化新美安的公共空间以及

邻里关系,促进其中的移民融入和社区互助。作品将包含为期两周的工作坊与四个月的艺术家驻地计划:参与者与社区住户

以协作创作回应具体问题,并将成果纳入“艺文荟澳2025”。

 

获取最新展览资讯和活动谘询,请关注“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计划活动期间,驻地艺术家会就大厦在地议题发起多个艺术工作坊、表演和社区活动,并定期展示相关成果。
因展览和活动开放日期不定,以及新美安大厦二期属於私人住宅,参观者请务必先行预约。
有关预约方式请查看 "新美安社区共创与互助计划参观预约事项":

新美安社区共创与互助计划参观预约事项

 

参展艺术家:沈佳璐山寨工作坊、冯娇雄、欧阳佩珊、第一芬兰松馆、二高表演、咩都有小组、王莹、张晓、澳门大学学生小组、
澳门科技大学孟岭超工作坊、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

 

 

9月
发起人:何志森
共创艺术家:冯娇雄,沈佳璐,第一芬兰松馆,王莹,张晓,孟岭超,二高表演,咩都有小组,欧阳佩珊,Mapping工作坊,澳门大学学生小组

展览《照护的艺术》
「在此意义上,这不是一群艺术家的联合展览,而是一群艺术家为居住在新美安的人共创的一场展览。更准确地説,这是一场关於社区照护者红姐冯娇雄,或者説,所有那些被称呼爲“红姐”的新美安人的展览。但与其说这是一场展览,不如说这是一次以展览之名的邀约——我想邀请大家,带着各自的目光,来到新美安,习得“看见”的力量!
只有当社区照护真正进入到公共视野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寻求一种可以开启社会修复的方法与途径。」——节录发起人何志森为展览撰写的补充说明

展期:25/09/2025–26/10/2025
对公众开放时间:逢周六、周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地点:澳门黑沙环新美安大厦第二期6楼BE座
按此进入“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微信公众号查看活动介绍
link:https://mp.weixin.qq.com/s/KNYxi-A2kjdtsExkyLli2A

重要提醒:因展览所在地为私人住宅,参观时访客须对自身安全负责,严禁乱丢垃圾、大声喧哗及未经许可的拍摄。
照护的艺术

 

8月
发起人/艺术家:沈佳璐
沈佳璐山寨工作坊“早餐在晚上吃:晚晚食早餐舖”
在澳门的夜色里,有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人却即将开始新的一天。“晚晚食早餐舖”正是在这样的时间交错中诞生。为了了解新美安社区夜间工作者的早餐习惯,我们透过“早餐在晚上吃”计划,连结社区内外的人们。表面上,这是一场夜间吃早餐的活动;实际上,我们在梳理夜间外籍雇员与本地居民的时间线,寻找交流的起点——没有共同的时间,何来共同的生活?
在驻地的最後几天,我们将开放“夜间早餐舖”,每日提供不同的“菜单”,诚邀大家前来体验。

 

驻留日期:15/08/2025 - 23/08/2025
活动对外开放日期:21/08/2025 - 23/08/2025
活动地点:澳门黑沙环新美安大楼二期 6楼BE
按此查看活动介绍
link:https://mp.weixin.qq.com/s/2AkvYMrmIALJcHBJmgugAw

*8月21日和22日的部分活动需提前预约,8月23日活动则无需预约。
预约方式:通过艺术家的微信公众号“佳璐的山寨workshop”预约,追踪公众号,後台私讯艺术家提交预约信息,工作人员将与您联系确认。

 

“佳璐的山寨workshop”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QR code

 

佳璐的山寨workshop1

佳璐的山寨workshop2

 

7月
发起人/艺术家:第一芬兰松馆
根据驻留单位的户型,制作了三种可以自由组合、调整及拆卸的家俱,包括“日”字形置物架、客厅大茶几及座地射灯,以手作的方式与居民交流与互动。

 

 第一芬兰松馆

 


发起人/艺术家:王莹
邀请邻居参与深度访谈,了解其人生故事与情感记忆,运用AI音乐工具创作了《无名者之歌》,歌曲呈现澳门平民生活,挖掘高密度居住空间所承载的复杂社会关系与集体记忆,形成一份具感染力的澳门平民生活的声像档案。
 

地点:澳门黑沙环新美安大厦第二期
19/07/2025 - 19/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