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美好,在於美好的事在其中發生。
“孤芳獨美,不如集眾芳以為美。”為了匯集眾芳之大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9年創立“藝文薈澳”,透過整合各界資源,接軌國際藝術發展,培植本地創作力量,融合多元文化視域,傾力打造一個兼具歷史文化縱深和當代人文廣度的國際藝術雙年展品牌。
今年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3”,由邱志杰教授再度擔任總策展人,提出“命運的統計學”這一主題。此主題直面當今世界的挑戰與機遇,攜手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二百多名當代藝術家,展開一場規模宏大的關於科學與信仰的美學探索。從七月到十月,隨着八大板塊——主場展、公共藝術展、城市館、特展、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本地策展計劃、高等院校藝術展和平行展,近三十個展覽的陸續開幕,澳門將成為一座由審美與哲思交織而成的藝術樂園。
設於澳門藝術博物館的主場展,帶來亞洲、歐洲、美洲的十多個國家,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共四十二位藝術家的百多件作品,從平面繪畫、醫學攝影、人工智能,到多媒體大型裝置;從古代神話的當代重構、哲學概念的美術呈現、人機關係的具象觀照,到生命構造的大膽假設……眾多古今觀念的碰撞與中西意象的交融,定將引發無限的想像和深刻的啟迪。
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是由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委約本地藝術家創作的聯展,集合本地精銳力量,其代表性不言而喻。在促進企業和藝術家合作方面,更是意義非凡。
公共藝術展帶來由中國、以色列、美國、墨西哥、南非、印度、英國、韓國藝術家創作的六件戶外作品,透過光學原理、自然元素等的應用,結合信仰符號、文化圖騰,形成一系列融入在地人文環境的藝術思辨,匠心妙用,發人深省。
由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舉辦的特展,既有華裔藝術家蕭勤、倫敦塗鴉藝術家 Mr Doodle、日本潮牌BE@RBRICK的藝術展覽,又有與達芬奇的跨時空對話、對迪士尼形象的致敬,更有凡爾賽宮的虛擬展示,知性和趣味並重,是彰顯澳門休閒特色的絕佳文旅項目。
城市館方面,帶來以國際藝術雙年展聞名的葡萄牙塞爾韋拉新鎮(Vila Nova de Cerveira)、充滿歷史感與實驗性新建築的倫敦、洋溢傳統藝術氣息與創新精神的京都、設計之都深圳四個歐亞城市的專題展覽,各具特質的都市文化與今屆主題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形成個性鮮明、意象豐富的獨特板塊,不但突出“藝文薈澳”的多元本色,更是本屆雙年展的一大亮點。
“本地策展計劃”是特區政府推動本地藝術發展的重要項目,為本地策展人和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現思想與才華的舞台,激揚創意,精彩可期。
“高等院校藝術展”在濃厚本地青年創作氛圍的同時,邀請內地四大美院參展,促進跨域校際藝術交流,更為“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的發展注入更多創新活力。
“平行展”則是旨在推動本地藝術產業化而開闢的一個新板塊,邀請本地具規模的商業畫廊及機構參與,豐富藝術體驗的同時,增加大眾對本地藝術市場的關注。
總體而言,“藝文薈澳2023”關注最前沿與最古老的人類命題,在國際化和本地化兩方面均有所突破:既開設了本地藝術家邀請展、本地策展計劃,開闢了平行展板塊,更大幅增加外國作品比例,拓展了全球藝術網絡的接觸面。這是特區政府進一步落實“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的重要舉措,提升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文旅體驗,釋放城市創意基因,為本地文化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強大的藝文動力。
今年盛夏至金秋,澳門將成為一個“集眾芳以為美”的藝術花園,讓我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遇見藝術,分享美好。
梁惠敏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