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猫与龟”、“男管家”、“猎人”及“厨师”属於“迎宾人物”系列。
迎宾人物画像通常由瓷片拼贴组成,或者直接绘制於瓷砖上,其画像人物与真人大小相差无异。在一些建筑物入口处,可以看到迎宾人物画像摆出一副彬彬有礼的姿态,抑或是森严戒备的守卫,或者是以引导的姿势,欢迎客人的到来。
至於这些无与伦比的人物画像在葡萄牙的历史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公元1707至1708年,由威廉姆斯·范·德·克洛埃(Willemsz van der Kloet)(1666-1747)在其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工厂为拿撒勒圣母圣殿(Santuário de Nossa Senhora da Nazaré)创作的系列作品。
17世纪末,迎宾人物画像尚未在葡萄牙掀起风潮。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画作数量上,仍处於起步阶段。而荷兰瓷砖的兴起,则在技术及绘画手段上促进了肖像画的复兴。在葡萄牙向欧洲及世界各国敞开怀抱的背景下,瓷砖画成为了当时社会时尚与地位的象徵。一时间,葡萄牙画家们纷纷开始在陶瓷板上作画。他们大多都接受过正统的学院训练,具备设计及透视的专业知识,其中还包括一些穹顶画家。完成画作後,画家们有时会在上面签名,并注明日期。在宗教建筑及宫殿中,画家们极尽所能,创作了众多主题各异的情景,例如狩猎场景和宫廷朝臣,以及描绘基督和圣人生活的画像。迎宾人物画像已然成为了代表葡萄牙文化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画像取材於广阔现实生活中富於故事性的人物,通过巴洛克的艺术风格给予人们强烈的感官冲击。
迎宾人物画像在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达到巅峰,体现了若昂五世(King João)统治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以及庞巴林(Pombaline)时期的洛可可风格。作为葡萄牙文化艺术的标志,迎宾人物画像在20世纪再次兴起,并融入了更多现代化元素。
然而,由於迎宾人物画像是因为Júlio Pomar而再次风靡,所以如今的人物画像更多的是对某些事件的评论,颇有讽刺或荒诞的意味。作为葡萄牙的文化遗产之一,画像通常伴有使用传统修辞格式的词句,因此非常容易辨认。通过即兴创作,画家能够以直接而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自由表达极具个人风格的幽默感。在迎宾人物画像中,那些喜欢开玩笑的小丑恰恰是对葡萄牙大众心理的戏谑和讽刺。17世纪着名的葡萄牙阿兹勒赫瓷砖画(Azulejaria)也表达了这一点,例如位於里斯本的弗隆泰拉侯爵宫(Palácio Fronteira)中的《猴群》(“macacarias”)把人物描绘成猴子,以及在里斯本国家瓷砖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o Azulejo)的一些展品也有体现。
João Castel-Branco Pereira(2009年)
展览目录中位於Casa Rural da Vila Romana de Milreu 《Júlio Pomar邀请图》(Júlio Pomar. Figuras de Convite)以及部分来自拉顿画廊(Galeria Ratton)的作品(展览日期为2009年9月25日至2010年1月3日)。
鸣谢艺术家及Galeria Ratton